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杨惠东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儒雅清新见笔端

2015-08-12 08:51:57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廖少华
A-A+

  2013年4月10日,由《国画家》杂志主办的《八方山水——中国山水画家邀请巡回展》,在长沙简牍博物馆隆重开幕。我有幸首次亲眼得见杨惠东先生的作品,并且在现场与惠东先生一番交谈,获益良多。承蒙他的信任,展览结束后又在电脑上欣赏到他许多新作。作为道友,有感而发便写下此篇感言。

  缘起

  《国画家》杂志是美术界很有影响的专业刊物,长期以来受到大家的关注。笔者作为一名中国画教师自然是该刊的忠实读者,并且从读者到作者,更有一番亲近感。自2001年始,先后在该刊发表过数篇文章和画家栏目介绍。但与杨惠东先生却一直未曾谋面。由于职业意识的缘故,我很早注意到他从事中国画青绿山水的创作与研究,而青绿山水已经式微多年,杨博士的这种选择必有原由。终于,在此次长沙展出的《八方山水》时俩人相识、一见如故。

  读画

  认识一位画家,不仅仅是亲见其人,更重要的是能走近画家的心,真正读懂他的作品。杨惠东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在从事辛劳繁杂的编务之外,一直坚持中国画学研究,出版有《罗聘》、《蓝瑛》、《清初四僧绘画》等多部著作;同时,坚持中国画青绿山水创作与探索成果甚丰。以下谈谈我的读画随想。

  杨惠东在《八方山水——中国山水画家邀请巡回展》中展出的青绿山水,每幅作品都有不同的追寻,我们从《空中楼阁》中,可以领略到这一批作品深刻的立意、严谨的笔墨与色彩的制作,艺术的意味与精彩的技艺高度结合,读后使人赞叹!

  杨惠东还有不少精美的扇面作品,这些作品形式活跃、章法自由,笔墨与色彩同样让人过目不忘。《秋林觅句》,旨在抒情,富有诗意;《寒林图》,树石有古人遗韵,山石虚实相衬;《寒江图》,虽是小品,但具大幅之势,小中见大,气势宏伟、江水开阔;《日月岩》,一峰凸起,直指云天,宾主相聚、众岚作揖,色彩谈雅,静而不俗;《博台》采用了传统山水两段式构图,前景的稳重与远山的倾斜形成一种对比,分散了两段式构图的单调,使读者画外求解、留有一种思绪……

  感悟

  读罢杨惠东的青绿山水,给我一种文静、平实、儒雅而又出新的印象。他的画真正是画如其人,文静儒雅贯穿其中。本来设色作品很难做到文静与儒雅,但他却悄然完成了这种创作的矛盾统一。在一般人看来,有色就容易躁动,但他的作品将笔墨、色彩、形式与内容皆统一在画的意境中,人们很难单独从中分离某种元素。我想,这就是高雅艺术难得的品质。

  认识了杨惠东画家其人,也读了他不少新作。我很想知道他为何会坚持多年这么费力的青绿山水艺术创作的原因。杨惠东在《自画自说》中给了我们不少富有思考的回答。他认为:

  “传统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近乎老生常谈的话题。”

  “在国画界,以‘现代’为名,盲目逐新求洋的风气有所收敛。然而,学习传统出现‘食古不化’的偏颇却时有可见,与此同时,以偏概全,以明清文人写意传统替代全部中国画传统的倾向也在干扰着中国画的健康发展。”

  “文人水墨只是传统的组成部分,而绝非传统的全部。在此之外,四家样、唐代二李、墓室壁画、敦煌壁画等等,皆为我们弥足珍贵的传统。”

  “二十世纪初,西方美术对中国绘画的巨大影响已为我们大多数人所认识,外来色彩观念和本土文化中对自然山水崇尚的结合,促进了青绿山水这一独特表现形式的产生,经历从顾恺之之后近四百年的发展,最终成就于二李的金碧山水,将色彩的表现力推向了极致。但是宋代之后文人水墨大兴,这一视觉效果强烈的艺术形式因不合于文人的审美取向而步入衰微,最终被改造为水墨化的小青绿山水。”

  “色彩的缺失无疑是中国画的悲哀……我坚信,传统永远是艺术创新的源泉,而在文人水墨之外,尚有大量的传统有待于我们的继承与发扬光大。”

  以上这些看法,是杨惠东先生坚持师古不泥古,将青绿山水创作放置在现代艺术情境中加以出新的肺腑之言,给我们一种不同的感悟和启发。祝愿他在这一条探索路上越走越开阔!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杨惠东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